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3章

晏家父子没能在高邮过完元宵。

因为当地习俗,新娘嫁过来的第一个元宵节,娘家要送灯笼。

王家肯定把灯笼准备好了,他们去扬州接灯笼、招待亲戚更方便。

晏珣喊上阿豹和常欢收拾行李,一家人准备启程。

“过完年进府学安心读书。乡试之后再回来祭祖,然后去京城赶考……明年过年就在京城了。”

晏珣安排得明明白白,语气却有些惆怅。

这个房子是他们凭本事一两银子买的。

在这里度过的日日夜夜,是父子俩相依为命的岁月。

有艰难,也有欢笑。

常欢惊讶:“乡试已经过了?”

晏珣:“……还没,我是说如果过了。”

“哦,那你到时候再伤感嘛。”常欢快人快语。

晏珣:“……”

阿豹更关注的是进京,搓着手说:“考中进士可以当官了吗?我是不是要做侄少爷了?”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姓晏的都如此自信。

完全没想过落榜之后灰溜溜回乡的可能。

主要是,全村闻名的傻孩子都中秀才了,举人还不是顺理成章?

他们出门之前,平安寻了过来,忐忑地说:“晏叔叔、珣哥,我能不能租你们的房子?”

晏珣问:“这是为什么?你不住在汪家了?”

平安说:“德渊哥哥要去南京坐监,我要留在高邮县试,不能再给他做书童了。”

他现在是自由身,辞了工当然不好再住汪家。

“珣哥,人人都说你们这宅子是吉屋,能出秀才的……可不可以租一间房给我?”平安期期艾艾地问。

有些事太灵了,想不信都不行啊!

晏珣笑道:“这有什么问题?你就当帮我们看房子,不要提什么租金。”

“不行!租金是一定要的。不收就是看不起我汪平安。”平安坚持。

他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

晏珣只能象征性地一个月收五十文,好奇地问:“你怎么又姓汪了?”

平安扯了扯衣摆说:“我的户籍里本来就还姓汪,将来有了功名才好改回原姓。”

其实,在县试的时候,姓汪也是有好处的。

该姓汪时就姓汪,大丈夫能屈能伸!

晏家父子都喜欢平安这个不认命的小子,离家之前爽快把钥匙给他。

平安高兴得险些落泪……住进小三元的家,离目标就更近了!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水乡人家傍水而居,坐船是生活的一部分。

晏家这一回下扬州坐的是一艘大客船,没有小船清净,却格外热闹。

船上客人们聊天消遣,就是自己不参与,旁听也能增长不少见识。

这种时候,晏鹤年就拉着晏珣凑到人堆里去,听那些天南地北的传说。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人生也是一部大书。”他自有一番道理。

晏珣也就随着父亲……多听多看,将来万一祖宗们不给力、科举无成还能去说书。

坐船出行,要提前准备“路菜”。

年前做的炒米、徽州馃都带上,还配了晏鹤年做的虾松、“罗汉狗子”、“猫杀子”、“麻雀脚”。

“罗汉狗子”、“猫杀子”是小鱼干,烘得又香又酥,连骨丝都好吃。

麻雀脚是嫩笋干,晒干了像鸟爪似的,在船上用开水冲汤。

其他客人看到,都说两位晏相公出行像游山玩水。

“来来回回总要坐船,让自己自在一些。”晏鹤年说。

细节决定生活质量。

客人们纷纷认同,笑道:“可惜你带着女眷,否则中途可以在一些小码头停歇,有……嘿嘿嘿。”

男人之间的默契,不需要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