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9章 李春莲的新闻特写(2)

看着李春莲疑惑的又一定要弄清楚的果决神色,安岭只好给她解释:“你没弄清楚‘帮扶队’存在的价值,所以我枪毙了你的稿子。如果你只是理解为做好人好事,我以为这好人好事不做也罢。

我之所以主张成立‘帮收队’,是因为我看到了‘包产到户’存在的不足,那就是大家都单干了各奔前程了,可我们的困难群众呢,谁来照顾他们?我们是社会主义,总不能让他们受穷是吧?

换个说法,包产到户鼓励每个人都向前跑,力气大的能力强的,都跑到了前面,可那些掉队的呢?难道我们不管了?所以我以为在乡一级政府里,应该有类似于‘帮收队’这样的组织,帮助那些缺少劳动力的人。

而此次的阴雨天,不就证明我们的‘帮收队’的作用了吗?我基本上可以肯定,其他区乡多少都会有些损失,但我们乡早就收割完了,或者,布达乡所受损失应该不大吧。

此时,你明白我说的意思了吧,帮收队这种临时组织,它根本就是政府所必须的应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帮收行为,就是政府的失职,站在这个角度,你还会认为‘帮收队’是一件好人好事吗?”

“安书记,我……”李春莲第一次有些汗颜,因为她觉得安书记讲的东西有点深奥。

“你要写这个稿子,没必要想那么深,当然也不能写成表扬稿、好人好事稿,那么写成什么呢,有一种新闻体裁,叫通讯,短的几百千字,长的几千几万字;通讯里有一种小体裁,叫新闻特写,冲白河乡的这个‘帮收队’就适合用新闻特写来写作。”

看到李春莲一脸茫然,安岭只得进一步解释,这新闻特写什么样。

特写,就是有如电影镜头一样,有时镜头很近很细,有时又很远很广很大。譬如你可以写到受助大爷大娘发自内心的笑脸,给帮收队送水送吃的;也可以写到帮收队的收割动作,以及挥汗如雨的情形,但要特别注意,所写的内容必须真实发生过,而且尽可能少用形容词。在写作技法上,通讯一般是正面直写,而特写可取一角度,或侧面写,或写某个片断、细节,总之写出来比较真实感人有新意即可。

“安书记,我想试试,但我怕写不好。”李春莲听得似懂非懂的样子。

“没关系,重要的是勇气,你写完后,我再帮你看吧。”看着李春莲娇好的面容与青春饱满的身材,安岭觉得,这样的人至少也应该坐坐地委机关吧,怎么就到了冲白河乡呢。

这个稿子,李春莲写得非常艰难,当李春莲后来已经成了宣传部门的顶级高手时,她还曾在一次讲话中回忆起当时安书记给她改稿的情形。

不但李春莲写得艰难,就是安岭也改得比较艰难。

原因在于,此时的报纸,很少把一件消息或通讯类事件搞成特写的。就是后世,特写在媒体上出现的机率也远低于通讯,更不要说消息了。

真要说起来,特写也可以理解为对一个新闻事件的特定叙述,带着一定结构或一定想法的呈现,后世南都系很多报道,都可以理解为特写。

真正的好新闻,除了传达事件信息外,还要传达事件所隐含的理念。而特写,就应该承载起新闻事件的理念。

好在李春莲在几易其稿后,终于领会了安岭的精神,包括行笔风格,最后形成的稿子也像模像样了。

在安岭最后改了几句话后,李春莲将其寄到了《天西日报》,稿子不算长,大约有1500字,作为有价值的新闻特写,这类稿子是很好用的。

李春连这篇稿子的名称很朴实,就叫《冲白河乡的帮扶队》,它大体上讲了一个故事,但这个故事又是真实的,文字虽然质朴,但字里行间充满着一种气息。只要是对文字敏感的编辑,一定能读出这种气息。

至少在一年前,安岭一直是《天西日报》的贵宾级作者或名人,几乎每个版面的编辑,都编发过有关安岭的稿件,要么是安岭写的,要么是别人写安岭的。

所以,地方新闻版面编辑看到稿子里出现安岭两个字后,当即找到上级,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