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8章

至于国库剩下的钱,会进入中央的统筹范围,也就是大隋朝的总账,哪里用兵需要钱,哪里赈灾需要钱,铸造兵器、开发矿山,对外贸易,都是从总账里面拨。

总账里的钱,只有皇帝能动。

第二天一大早,杨铭令元文都找来二十名总管府佐员,安置在后堂角落,人人面前有一张长几,上面除了算盘之外,还有纸张笔墨。

他们不是跟我要钱吗?那我就好好的跟他们算账。

还是先从杨玄感开始,

“江夏码头修缮,需钱二十三万贯,你把细账呈上来我看看。”

杨玄感点了点头,将一页纸交给面前王府仆役,再由其呈交给杨铭。

“木料一万贯、石料一万五千贯、储仓两万五千贯、十条小船,每条一万五千贯,杂项四万五千贯,这也叫明细?”

杨铭一巴掌将那张明细拍在桌子上:

“木料为什么用到一万贯,是购买的料,还是砍伐的料?还有这个杂项,杂项都有哪些项?你这是在糊弄我?”

谁特么糊弄你啊……以前不都是这么干吗?

杨玄感皱眉道:“木料自然是从巴蜀买,至于杂项,修缮所需人力物力损耗,这都是钱。”

“人力多少,物力多少,损耗多少,你就没有详细计算过吗?”杨铭问道。

杨玄感:“只是按照往年标准,估了一个大概数字。”

“我不要大概数字,我要的是详细数字,”

说着,杨铭将江夏郡的开支文案打了回去,要求他们重新核对计算,精确到每一贯钱的用途。

这不是纯粹闹着玩呢?你还能给我估一个数字?

那我说总管府要修一个茅房,大约得十万贯,也能行?

接下来,杨铭又看了其他主官的明细,虽然有些要比杨玄感这里详细不少,但也都是些模糊账,基本靠估。

于是杨铭直接“怒”了,挨个的骂,

“修缮城门,不是新修一个城门,你怎么算出来的四万贯?人力有服力役的平民,一个钱都不花,石料能值四万贯?你这石头是从南天门抠下来的?”

“还有这个,县城主干道需要挖开重修,我查了查,这条主街道大前年刚修过,这么快就又得修了?三年就踩塌了?”

……

杨铭骂的这些话,有些也确实站不住脚,多少有点蛮不讲理,毕竟很多方面他也不懂,元文都也一直在旁边小声的纠正他。

不过杨铭无所谓,他骂的对不对,是其次,主要给这些人亮明一个态度:现在荆州是我做主,钱一个大子都不能乱花。

至于认错?不可能的,他从杨坚夫妇那里学会很多东西,就是没学会认错。

“年底了,你们也别回去了,立即派人把你们的佐官都叫来,就在本王的总管府,咱们好好算算这些账,你们可以糊弄我,但是我糊弄不了朝廷。”

说完,杨铭表现出一脸不耐烦的样子,拂袖离开。

留下这二十二位州郡一把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

桂阳郡太守郑元寿挪了挪屁股下的椅子,凑到义阳郡太守赵长文跟前,小声道:

“咱们这位小殿下很厉害啊,有些话说的头头是道,据说他是第一次离京,怎么会懂这么多?”

赵长文也小声密语道:“人家这是早有准备啊,今年这场预算议事,只怕不像往年那般好过了。”

郑元寿道:“各家款项多少都有点浮夸,毕竟历来的规矩便是往高了报,避免出现额度不足的现象,但我觉得,殿下是希望咱们削减开支。”

“人家都要跟你算明细了,你不想削减也得削减了,”赵长文小声道:“等着吧,瞧瞧别家都是什么意思,钱是殿下上报户部,殿下这里如果不批,你一颗大钱也落不着。”

后堂内,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

慕容三藏凑至杨玄感身边,问道:“江夏明年的开支这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