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7章

杜如晦现在是总管府户曹,掌管荆州地区农桑事,所以田亩一项,是在他的职能范围之内。

只见他点了点头,说道:“巴陵郡备案的露田共有一千三百倾,其中公廨田为三百倾,每年需缴纳赋税的田亩为一千倾,而且赋税是足额上缴的。”

杨铭愣道:“那问题又出在什么地方呢?”

杜如晦道:“我查了一下,巴陵郡实际缴纳赋税的田亩只有三百倾,也就是说,这三百倾的人,纳了一千倾的税,那么另外七百倾,税都哪了?”

杨铭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听明白了杜如晦的意思。

荆州各地关于田亩的问题,他不是不知道,老百姓手里几乎没有足额田,有些是因为地域问题。

比如地处北方山地的郡县,人口多,但田亩少,所以本就不足以分配。

但是巴陵郡是产粮大郡,内有洪湖,可谓鱼米之乡,田亩绝对够分,官府肯定是多拿地了,世家也瓜分不少,但是你们让这三百倾的农户缴纳自己的赋税不说,还要替你们补税,而且还是以三补七,这也玩的太过火了。

你们特么的这么强加赋税,一旦激起民愤,老子跟上边怎么交待?

“查!你亲自带人去查,先清查巴陵郡田亩总额,然后再查这些田的归处,无论牵扯到谁,都必须给我查清楚。”

杜如晦愣在当场。

本来他以为杨铭的第一步,应该是将巴陵太守高璥叫来询问后,再做定夺,没想到杨铭直接便让自己去查,明摆着不给高璥脸。

虽说杨铭的吩咐中说,无论牵扯到谁,都要查清楚,但是杜如晦还是不明白这个尺度该有多大。

官府的公廨田查不查?世家又该怎么个查法?

于是杜如晦小心问道:“从上到下都要查?”

杨铭顿时皱眉:“你听不懂我说的话吗?”

“下臣明白了,”杜如晦赶忙点头,心里也算是吃了一颗定心丸。

也就是宗室才有这么大的魄力,换做其他人,多少都会给一郡太守留点面子,毕竟能做到这个位置,后面怎么可能没人。

不给郡守面子,总还是要给后面的人一些面子的。

查就查,反正惹出事来,有你给我顶着。

第二天,杜如晦便在元文都那里拿了批文,带着总管府两百卫士去了巴陵郡。

他现在还不知道,他这一走,会给杨铭捅出一个天大的篓子。

……

时间过得很快,眼看就要年底了。

各州郡衙门要开始算总账了,今年的赋税一共收上来多少,都会在年底封存入库。

然后他们这些地方官会集中来江陵,与杨铭讨论明年的开支情况。

开支,就是讨论怎么花钱。

各府库的钱,就在那摆着呢,谁不眼红,谁不想多找几个项目,好能多批一点款项。

这些,都是杨铭负责上报的,然后户部审核上呈御览,通过的款项就会披红,不通过的,老老实实的封存进国库,贴上封条,谁他么敢撕,要谁的命。

荆州地区有两个国库,一个在江陵县城,一个在江夏县城,负责看守国库的,是太府寺下派到地方的专员负责,杨铭管不了人家。

十二月十日这天,荆州地区二十二位主官,全部抵达江陵县,只等杨铭召见。

总管府的仆役忙活了一天,准备酒菜肉食,并且在每位主官的桌前都摆放了笔墨纸砚。

第二天一大早,二十二人进入总管府后堂,开始议事。

首先是杨玄感,只听他将江夏(鄂州)地区赋税账目一一陈述后,说道:

“明年鄂州,除了日常开支之外,只有两笔大开支,一个是江夏码头需要修缮,还需增加十条官船,这一项的开支,约为二十三万贯,另一项,是城内需再修一座佛寺,这是太常寺交待下来的,用钱二十八万贯,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开支了。”

省心,都像你这么让人省心的话,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