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二章 有着可怕信仰的人

<h3>1</h3>

刚刚经历了神功元年(697)那闹哄哄的一年,在河北因安抚老百姓立下大功的狄仁杰被武则天任命为鸾台侍郎,并于第二年正式进入宰相班子。

其实这已经不是狄仁杰第一次拜相,早在六年前,也就是天授二年(691),狄仁杰就曾经入过阁、拜过相,后来因为被来俊臣陷害而入狱。

这次能够东山再起,完全得益于武则天对他的赏识与信任。武则天曾对狄仁杰说:“我听说,狄爱卿在汝南干得不错。虽然你有能力,但曾经有人向我告发过你,你想知道是谁吗?”

狄仁杰摇头拒绝道:“陛下如果认为我错了,那么我就改。如果认为我没错,我也不会沾沾自喜,只能说得遇明君圣主,是我狄仁杰一生的幸运。我不想知道是谁诋毁我,是因为我还想将他当作朋友。”

狄仁杰越是如此,武则天就越是欣赏他的为人。而在狄仁杰看来,专心治政要比与人钩心斗角重要得多。更何况,他本身就是一个宽厚之人。面对狄仁杰的磊落人品,武则天的内心也是极为赞赏的。作为帝王,武则天对朝中官员的人品能力心中有数,她一心想起用这些人,让他们为自己的帝国服务;任用酷吏与小人,是她不得已而为之的。

狄仁杰是并州太原人,和武则天算是半个同乡;他比武则天小六岁,这一年他已经六十七岁。几十年的宦海浮沉,武则天的喜怒无常,同僚之间的过河拆桥,他已经一一领教了,也变得更加麻木。但有一样东西他始终没有放弃,那就是赤诚之心,一颗对大唐帝国的赤诚之心。他必须忍耐,也必须等待机会出现。

不夸张地说,这时候的狄仁杰已经修炼为一个老成谋国之人,行事沉稳,智慧通达。更让武氏族人感到胆寒的是,狄仁杰是一个怀揣着政治理想上路的人。而他所信奉的政治理想是如此纯粹,那就是去除武派势力,恢复李唐。当然去除武派势力,与暂时拥护武皇并不矛盾。

狄仁杰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他不光有着极好的辩才,还有着与之相符的容貌。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此人在外形上也很有“男神”的风范。

狄仁杰就是这样一个内心有着坚定信仰,做事又能圆融通达,算是内方外圆之人。几起几落,他依然能够得到武则天的赏识。这不免会让那些失势的李唐旧臣们感叹,狄公的存在,才是李唐复国的希望所在。

当时很多人背后对武则天的私生活指指点点,恨不得用唾沫淹死武则天养在控鹤府的那些面首。比如说分管刑部工作的宋璟,就爱跟武则天身边的张氏兄弟过不去,有事没事找个机会将兄弟二人找来审讯一通,借此打压他们的气焰。

还有那个劝武则天杀掉来俊臣的宰相王及善,他也劝武则天不要因为沉溺于男色,让自己明君圣主的形象受损。

与他们相比,狄仁杰则要温柔得多,他无视武则天在生活上所表现出来的淫靡之风。在狄仁杰看来,作为君主的武则天养两个男宠与她能不能当一个好皇帝并没有必然联系,用不着上纲上线,动不动就往君臣失序上面靠,这种做法只会适得其反。

虽然狄仁杰没有指责过武则天的私生活,也没有与武氏族人斗得天昏地暗,但这不代表诸武就能轻易放过他。武则天越是重视狄仁杰,就越让武氏族人感到不安。

诸武显然已经意识到,风头太劲的狄仁杰将来有可能会成为他们全面接手皇权的最大障碍。当初狄仁杰被来俊臣陷害入狱,武承嗣就在背后暗暗使劲。起因是当初李唐皇室起兵讨武兵败,狄仁杰为了营救因屠城被无辜杀戮的越州百姓,站出来阻拦,也因此开罪了武承嗣。

后来狄仁杰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又从死牢里把自己捞了出来,才算躲过一劫。这样的困境对方都能逃脱,武承嗣干脆自己跳出来奏请诛杀狄仁杰。狄仁杰不死,他的心就不死。狄仁杰不死,他的帝王梦就会死。

奏章一次次地递上去,又一次次地被武则天驳回。如此反复折腾,他还是不死心,又指使一个叫霍献可的低级官员,用脑袋撞击玉阶来要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