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3章 秦朝:勿cue

“嗯嗯嗯嗯嗯,所以呢。”对于虞美人说正事前的铺垫,各朝代众人已经非常习惯,并且做到了精准无视。

他们现在只想知道,汉灵帝后面到底又做了什么,才能得到天幕如此评价。

在第二次党锢之中,汉灵帝出场并不算高,他们唯一可以知道的两点就是:

一、汉灵帝这小孩不太聪明,年纪轻轻的就被忽悠,做了些有碍风评的事。

二、他长大之后更不聪明了,似乎成功被那些宦官们忽悠瘸了,做了更伤天害理、有损风评的事。

总结:汉灵帝是个不太聪明的皇帝。

所以,这后面是又做了什么,跟其他昏君比呢?

……

[可以把汉灵帝的人生阶段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他年幼时,一部分是他成年后。

说起来,汉灵帝并不是汉桓帝的后代,相反,根据《后汉书》等史料记载,刘宏早年其实是世袭解渎亭侯,真要说起来,他跟汉桓帝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关系的。

而要说在汉桓帝刘志去世后,为何是刘宏,而不是别人被外戚窦氏挑选为皇位继承人,这个要说起窦太后的父亲窦武在其中的一些运作了。

也许是出于一些不可明说的心思,窦武规定了挑选新皇帝至关重要的三个条件,分别是,来自河间、是汉桓帝的子侄辈、年纪适中。

我觉得接下来都不用我再说什么了,大家就能猜到我想说啥。]

各朝代众人:嗯,怎么不算呢。

他们猜测,天幕其实想说,“你品,你细品”,或者,“看,把自己坑了吧。”

除了这些,绝无可能是其他。

这事其实都不用怎么动脑子,一看就能看出问题,前两个条件他们也就不说啥了,毕竟他们虽然不知为何如此挑选,但并不出格就是了。

关键还是最后一个,那是啥啊,

在他们的想象中,年龄适中这个条件,不说是子孙满堂、有妻有子的,但最起码得是心智成熟脑子正常吧。

但当时的外戚显然不可能用这个标准挑选皇帝,他们适中的意思更有可能是——他们很可以当个幼教,帮忙管一下孩子。

但怎么说呢,他们挑选的这孩子好像不太听话的亚子,这孩子他们根本把握不住,反而让宦官们抓住了机会。

就……心情挺复杂的。

果然还是要把窦武划外戚势力中吧。

所以,后面呢,又发生了什么。

他们已经完全被吊起了好奇心。

……

[所以,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被封为闻喜侯,其族人加官进爵,在最开始,窦氏外戚也是权倾一时过的。

但一场党锢之祸,改变了一切。

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流放到交州。窦太后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而更值得让人称道的,必定是汉灵帝面对宦官的态度。

在我们这个时候,当你说出“东汉”和“宦官”这两个关键词的时候,大概率会听到有人脱口而出三个字,那三个字便是“十常侍”。

有些人可能并不知道这代表着什么,但也绝对觉得这三个字分外耳熟。

而事实上,这就是汉灵帝捣鼓出来的,他一口气将12名宦官任命为中常侍,且都被封为列侯,他们以张让、赵忠为首,这便是东汉十分出名的十常侍的来源。

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中常侍,他们皇帝近臣,给事左右,职掌顾问应对。

到了东汉时期,中常侍成为了一个有具体职掌的官职。其秩为千石,后又增为比二千石。

最重要的是,在东汉时期,中常侍就多以宦者担任此职,并不是从汉灵帝时期开始的,只是他分外离谱而已,员数从最开始的四人,增加到十人,到他直接拉到顶格,增加到十二人。

就这么说吧,在当时宦官若能居此位,竟可权倾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