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章 柳暗花明

莫如深很生气,也很好奇:“你在这儿干什么?你可知道这是案发重地?”

王东奇本来就和莫如深不熟,生恐莫如深不信任他。他把刀一横:“门口明明有人站岗,你是怎么进来的?”

文云孙并不惊慌:“我想不通栗山长为什么会自杀?”

王东奇斥责道:“自杀与否自有官府裁定,与你何干?”

莫如深倒是对文云孙的真正想法很感兴趣,他制止了王东奇,问:“你的疑惑可有依据?”

文云孙疑惑地说:“前两日,栗山长曾亲自对学生们训话,督促我等学子认真准备书试测评。还言明将亲临测评现场,期待我等再创佳绩!山长乐观豁达,即使身体不好,也从不耽误书院之事。知学书院是他一手打造,怎会轻易放弃并突然置自己于死地?”

莫如深问:“栗源身体不好吗?”

文云孙说:“是的,他时而腹痛,时而呕吐。”

莫如深点点头说:“你还有什么见解?”

文云孙说:“山长既是自杀,房间没有遗书,也未曾向任何人留下遗言,这有违常理。”

莫如深不得不承认文云孙虽然年少,但确实卓而不群。既有缜密的思维,又能孤身查探,完全不像一个少年所为。

莫如深产生了想帮助他,甚至保护他的冲动,希望他日后能大有作为。

莫如深说:“我知道了。你先回去,无论想到什么都可以及时来找我。在下愿闻高论!”这就表明莫如深不会追究他私入案发现场的责任。

文云孙施礼道:“谢莫大人宽宥!学生告退了。”

文云孙心里对莫如深也有难以名状的好感,觉得他不同于一般的官吏。一来没有官威,不像其他官吏架子很大。二来做事通达,愿意听取旁人的建议。

听了文云孙的话,莫如深颇受启发。既然栗源还准备参加今日的书法测评,说明他并不想死,事实上他真的死了,还真是自杀的。因此,一定有一件足以促使他自杀的大事发生了。

由此,他又想到了栗源用来自杀的那根银簪。自杀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为什么偏偏用那根银簪?早在前些日子,他还把束发冠和银簪拿到金铺修理过。

莫如深拿着自己在金铺新打的束发冠和银簪与栗源的放在了一起。款式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一新一旧。

想来想去,莫如深决定查一下栗源的家庭情况和人际交往,他又一次进入了档案库。

栗源在绍定二年科考担任监考后,即离开了官场,到了知学书院。正如栗源所言,南震批判史弥远祸乱朝纲也是同一年,他们可能就是那一年认识的。

还有一点非常蹊跷,栗源为什么谎称南震和南霖原籍是吉州?这说明栗源想掩盖南氏兄妹的真正身份,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呢?

目前,虽然不知道栗源的真正目的,但这其中必有隐情。

栗源的夫人袁氏巧娘,与栗源共结连理于宝庆元年。袁氏出身平民,而栗源出身士家,根本不般配,然而最终结为夫妇。袁氏于八年前死亡,栗源单身独居于知学书院至今。

莫如深把栗源人生的关键节点、时间与事件都写在了一张纸上。突然这些时间很熟悉,他想到了南家尧也就是南震的人生事件,于是他又把南震的情况写在了另一张纸上。

对比之下,莫如深震惊不已。关键时间节点竟然完全吻合!

宝庆元年,南震母亲失踪父亲暴亡,栗源与袁巧娘结为连理。绍定二年,南震于科考时抨击史弥远而后逃亡,栗源担任当年科考监考而后辞官主理知学书院。八年前,栗源的发妻袁氏死亡,南家尧进入书院担任教习。

这些时间重合得如此离奇,使得莫如深产生了新的猜想。

然而一个问题仍然没有想清楚,那就是南震得罪了权倾朝野的史弥远,栗源为什么甘冒杀头的风险把南昌震请到知学书院任教?着实令人费解,如果只从惜才考虑,似乎太轻率了。

案件的脉络大致清楚了,最后的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