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章 永贞革新前夜

从以后的学术成就看,唯韩愈可与柳宗元相当,所以后人一向以“韩、柳“并称。

青年时代,柳宗元仕途十分畅达,韩愈则仕途坎坷。韩愈曾寄居安邑里马燧家,与亲仁里相邻,所以韩、柳的结识交往很早。

柳宗元做蓝田尉那一年,韩愈从外地调到京城调选官职,次年任四门博士,这是朝廷高等学府“国子监“中的教师。

这两年由于柳宗元并未去蓝田,而是留在京兆府,所以与韩愈同在长安。两年后,柳宗元、韩愈、刘禹锡三人曾同时调任监察御史里行。

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无话不谈的难忘生活。韩愈是柳宗元的好朋友,与刘禹锡关系也不错,只是韩愈在做监察御史里行的当年年底就受到权臣的排挤,被贬到遥远的广东去做阳山县令。

在以后的十五六年中,柳宗元和韩愈大概只见过一次面,然而友谊始终未断。他们的友谊,是依赖彼此的信任,也依靠经常不断的书信和学术争论,继续发展下去。

崔群和韩愈是同榜进士,他们都比柳宗元早一年登第。他们的主考官是陆贽。同榜所取的二十多名进士,崔群、韩愈、李绛等很快在社会上显现出真才实学。

崔群字敦诗,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他家与柳宗元家同属北方着名士族,来往较多。柳宗元择友一向谨慎,去取不以亲疏,而以志同道合为准。他年轻时所写的《送崔群序》中说:“余与崔君有通家之旧,外党之睦,然吾不以是合之“;又称崔群为人既“和“又“正“,而他自己“刚柔不常,造次爽宜“,因此以崔群为榜样。

崔群本人不以文学闻名,但是品德超群,见识卓越。柳宗元在集贤殿书院时,崔群任校书郎。不久,他离开京城到宣州(今安徽宣城)出任判官,一直到柳宗元离开长安,他才回到朝廷做事。在官场上,崔群属于清流,以后官至宰相,有“贤相“之称。崔群和柳宗元始终心心相印。

豳宁节度使张献甫,封郎宁王,是正一品大官。他带重兵镇守在长安西北的重镇豳州(治所在新平,今彬县),担负着抵御吐蕃东进的任务。

在长安城内,这个节度使修建一座豳宁进奏院。所谓进奏院,有点象今日的办事处,是节度使到京城朝拜皇帝、述说工作时歇息的地方。贞元十二年(796年)进奏院建成,张献甫特意邀请柳宗元撰写《豳宁进奏院记》。柳宗元乐于动笔,文章挥手写成,在文末又赫然署上“河东柳宗元为记“字样,毫不示弱。这一年,他才二十四岁,还没有通过吏部的考试。

同一年的秋天,关中大旱,德宗皇帝迷信,要出驾拜神祈雨。京兆尹韩皋因此命县令裴均,修建了长安附近的终南山祠堂和太白山祠堂。

祠堂修建完毕,皇帝求雨也已收场。这在当时算是德政,有必要大肆宣扬一番。古人常用的办法,就是刻石勒砷。这两个祠堂的两篇碑文和一篇碑阴文,都出于柳宗元之手。

就碑文内容看,并无精彩可言,然而在当时却是事关皇帝的重头文章。京兆尹韩皋是唐代着名书法家兼画家韩的儿子,他信得过二十四岁的青年柳宗元写这种重头文章,这说明柳宗元的文名,确实已经不小。

古代有在官署墙壁上题记的习俗,一般是记载有关该官署的历史和官员的职能、作用等,称作“壁记“、“堂记“,文章往往具有对官员的工作提供规范的意义。柳宗元在长安做官期间,为朝廷和地方的官署一共写了七八篇这种性质的文章,《豳宁进奏院记》是其中之一。再如《四门助教厅壁记》,作于他二十七岁。“四门助教“是在“国子监“做有关教育辅助工作的学宫,四门助教厅就是他们的官署。

柳宗元《诸使兼御史中丞壁记》作于三十三岁时,“诸使兼御史中丞“是指兼有御史中丞这种高官头衔的朝廷使臣,这篇文章就是专为他们的官署所写。这类写在官署墙壁上的文章,内容大都是板板正正,语言简明扼要,所记事实,到后世历史文献价值很大。长安是文人荟萃之地,这类文章要请柳宗元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