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章 何当金络脑, 快走踏清秋

权德舆对李贺本来就很赏识,加上李贺和他的儿子权琚又是好朋友,所以李贺来找他,他是不会拒绝的。但找他的文士很多,门卫盘查得很严,不合适的人,门卫不会放进来,他也不会搭理。

这一日,李贺早早来到权德舆府门前,只见这府邸坐落在内城之中,街面上少有店铺,环境幽雅清静。

李贺径直走到门前对门卫道:“烦劳门官通报,就说东都洛阳的李贺来求见。”

那门卫听李贺尊称自己为门官,就知来者是知书达理之人,马上客气了几分,回答:“老爷上朝去了,一时半会儿回不来,请您把名刺和举荐信留下,老爷回来后我一并呈上。”

李贺谢了,折头走出内城,回到东城门旅馆等候消息。

等了数日,李贺不见有任何信息,但又不敢轻易离开旅馆,只好终日闷坐着,闲暇时,李贺便开始整理带来的旧诗句。

这日黄昏,堂倌忽然推门进来,递过一张便笺,说这是权大人府上送来的。李贺一看大喜,原来权大人让他次日到府上相见。

次日旭日高升,李贺来到了权府,拜见了权德舆,呈上了礼单。权大人摆摆手说:“俗了俗了!昌谷李贺,乃清雅之士,何必如此?下不为例!”当即让下人准备酒菜,高兴地对李贺说:“今天你不要推脱,一定要在此用饭!但这顿饭不是好吃的,你须敞开胸襟,一边饮酒,一边题诗!”

李贺不好推辞,援笔在手,开始构思。

不料这时,门上梆响,一声“圣旨到”,打断了作诗人的思绪。适才还谈笑风生的权大人,已然跪倒在地上,只听宫中内侍叫道:“兵部侍郎权德舆即刻见驾!”

权德舆用目光和李贺打了个招呼,就匆匆离开,跟着内侍走了。

李贺的运气真不好,好不容易进了权府,眼看就快要说到正事了,权德舆却被皇帝叫走了。

于是,李贺留下一首诗,酒饭也没吃,便匆匆离开了权府。

之后许多天,权德舆出京巡查,忙于军事,没有时间接见李贺。

李贺每日里在京城徜徉,利用这段时间,结识了诗人张籍,又结交了秀才张彻。

“二张”后来都成了李贺的好朋友。张籍,就是写“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的那个张籍;张彻,就是大文豪韩愈的侄婿,他后来对李贺的生活很有帮助。

按下此话不讲,单说李贺在长安盘桓了数月,期间总算见过权德舆几次,权大人疏通了关系,为他争取到了一个参加制举的指标。须知参加这种考试,就会有机会被皇帝直接发现和擢拔,是一个很好的机遇。但恰恰这时,有人从宜阳赶来了,递给李贺一封信,李贺一看信便哭了。

原来,他父亲去世了。

这真是双重不幸!他只得匆匆赶回家乡。一个绝好的机会,就这样与他擦肩而过,白白地丢了。

李贺赴长安之前,已经完婚。其父李晋肃也致仕还乡了,一家人的指望,从此集中在李贺身上。不料李贺走后,其父亲便病了,数月下来竟去世了。李贺回来奔丧,一路上急急慌慌,走了十几日,才从长安赶回昌谷,父亲早已埋在黄土之下了。

李贺自然悲恸不已,他须守孝三年,期间不能远游。这对他的科举之路,又是一个羁绊。

一连数月,李贺都在父亲的坟头盘桓。他骑着瘦马,背着诗囊,从家里到坟上,再从坟上到家里,两点一线,终日闲转,苦闷极了。这期间,京城里没有消息,眼睛里不见风景,只有胯下的瘦马,载着他郁郁而行。于是,李贺就写了很多《马诗》,其中一首曰: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此诗意在抒发怀才不遇——马为好马,但无人为它织锦韂,也无人为它铸金鞭。空有龙驹骏马,难有伯乐出现。另一首诗曰: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他以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