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一十三章 若要官?杀人防火受招安

严元谟没有花费多少的功夫,就把这三人给纳入了麾下。

他们在这个时候,都不是什么出名的大官,尤其是徐渭,甚至连功名都没有,终日混迹在东钱书院之中,与里面的学子们高谈阔论,当找到他的时候,严元谟甚至以为自己是不是找错人了。

但是一番交谈下来,他就被徐渭的见识所折服。

在严元谟三人的面前,徐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沿海倭乱的一个重要因素:

“所谓倭寇,其实并非都是日本人,只是他们最为凶残,且数量占据多数而已。”

“里面有很多西夷人,以及沿海的渔民。西夷不用去说他,但是沿海的渔民,却是对于陆地的一些水路要道了如指掌。正是因为他们数典忘祖,为倭寇带路,才会让他们如此猖獗,横行无忌。”

“所以,首先应该恢复保甲制度,恢复连坐,一人叛逃,自甲长以下十户全部处罚,互相监督,同时在一些水陆要冲设置岗哨,避免对倭寇的入侵一无所觉。”

“另外,还有一人名为汪直,此人才是倭寇如此大规模进犯的罪魁,欲要平定倭乱,必先拿此人。”

其余的二人,也先后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戚继光严肃地说道:

“依末将之见,欲要平定倭乱,需得一支强军,南方各卫所承平太久,根本不足以与倭寇一战。”

严元谟点头,他也确实觉得沿海的卫所兵战斗力太差,无法承担平倭的重任:

“我带来了三万京军,回头会分配给你们的。”

三万京军,实数两万多应该还是有的。

然而戚继光却是再度摇头:

“国公大人,京军末将来之前已经看过一遍……虽然不至于与卫所兵相类同,但是实际上……也并非可战之兵。”

这倒也是实话,自从轮班等一系列的措施被停止之后,京军的战斗力一夜回到解放前,现在大明除了九边精锐和严元谟手下的三千营之外,其他的都是大哥不笑二哥。

“怎么,莫非你要我的三千营?”严元谟有些开玩笑似的询问道,他这次的队伍里有三千多名三千营的骑兵,是他的心腹压轴之人。

戚继光闻言却是摇头:

“蒙古骑兵勇则勇矣,然而军纪不行。”

“末将想要募兵数千,自成一营兵,请国公大人恩准。”

严元谟笑了,原来是打着这个心思。他不在乎手下事多麻烦,只要他有本事就可以,而戚继光是严凌推荐的人,而且他在之前也对这个人颇有了解,知道是一个有才能的,因此一口答应:

“好,既然你有此心,我也成全伱。我便许你三千名额,予你募兵练军!”

兵不在多,在精,倭寇人数虽然有数万,但是除去其中汪直所部以及部分的日本武士之外,剩下的大多是浑水摸鱼的乌合之众,如果真的能够练出一支精锐,自然不需要太多就足够。

谭纶也是这个意思,他也想练就一支营兵,严元谟自然也是答应了的。

至于钱粮,嘉靖给的很充足。严元谟或许是不多的可以在出征之时拿到大笔款项的人,而且沿海富户也有许多愿意出钱,只求赶快将倭寇驱除,不要再耽误他们做生意,因此严元谟的手头极其充裕。

有钱,那就好办事儿了。

戚继光、谭纶,再加一个唐顺之,江浙一带的基本防御措施构造完毕,严元谟将沿海划作防区三段,每人分配万人的军队,自己则坐镇杭州,指挥全局。

至少先要遏制住倭寇那嚣张的气焰!

这一套办法的效率很高。

倭寇的入侵再也不似之前那般顺利,保甲制度约束住了不安分的渔民,对于倭寇们而言,大明变成了一个被黑幕笼罩的庞然大物,任何一个地方都随时有可能伸出刀剑,给予他们重创。

在半年之内,小股进犯的倭寇竟然都被肃清,一次次的攻击在明军的围剿之下,损失惨重却一无所得。

戚继光和谭纶的新军也小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