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七十五章 削藩开始

第75章削藩开始

“臣建议,先削周、湘等王,等诸藩削尽,再削燕王!”

黄子澄这么说,有自己的理由。

他认为,周王是燕王的胞弟,一旦燕王起兵,则周王必反。

而其余的藩王,虽然不似周王那般与燕王有血脉之亲,但是削藩却是威胁到了他们的根本,一旦燕藩起兵,则有可能导致连锁反应,因此先削诸王,等于削去燕王的羽翼。

而燕王畏惧朝廷大义之名,必不敢起兵,等到诸藩削尽,就算燕王想反,这个时候朝廷百万大军压境,他一个人也是回天乏术。

但是严济当即表示了反对。

他认为,燕王势大,才是朝廷的心腹之患,如果先削其他王,则燕王必有防备,如此一来,无疑给了他准备的时间。应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拿下燕王,使诸王群龙无首,才可以顺利削藩。

自己的心腹重臣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年轻的朱允有些拿不定主意。

于是他问起了其他阁臣的意见。

方孝孺选择了黄子澄。

众人的目光看向了最后的吴伯宗。

吴伯宗瞟了严济一眼,嘴角拉起一丝笑容。

“臣以为,应当先削诸王,再图燕藩。”

三比一,朱允有了主意。

先废诸王,再削燕王。

那么削藩之事,便已经议完了,建文皇帝就要下令诸臣返回。

这个时候,方孝孺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他提出了迁都。

方孝孺为人板正,对于传统他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十分推崇古制,希望能够恢复古代的官位,甚至还亲口说过,希望恢复井田制。

复都长安,对他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而且这个是有依据的,太宗和兴宗,不都想着迁都吗?

不过他刚提出这个建议,立马就遭到了严济的阻挠,其他几个阁臣,也相继表示反对。

无他,藩王之中实力最强的九大塞王,都在边地。

你现在迁都,岂不是自己跑到对方的老巢里去?

于是决定依然以南京为都城,待削藩结束,再行迁都事宜。

不过,朱允依然封西安为西京,与南京应天、北京开封、中都凤阳并立。

――

建文元年三月,削藩正式开始。

朱允综合阁臣的意见,先选了个不软不硬的柿子。

他派齐泰北上,接管山西的兵权。

新任晋王没有老晋王的威望与手段,他掌控不住山西的十余万大军,此时他的兵权已经逐渐开始旁落,只有隶属于晋王的太原三卫可以调动了。

趁着这个机会,齐泰抵达山西,他被朱允任命为山西都司与山西行都司指挥使,有这一层朝廷的虎皮在,诸将很快便服从齐泰的调派,山西兵权瞬间易主。

而朱允,在得知齐泰已经掌控了山西的大权之后,当即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建文元年五月,齐泰抵达太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调动自己已经听命于他的太原卫戍部队,在晋王三卫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攻破王府,擒拿晋王,同时立刻派兵包围晋王三卫,夺取他们的指挥权。

由于晋世子本身没有什么劣迹,于是朱允便细数其父的恶行,并昭告天下。

晋王朱为人残暴,仅次于秦王,黑料自然是一找一大堆。

于是建文皇帝当即下令,废晋王为庶人,幽禁于凤阳。

可怜晋王在原本历史上根本没事,可是因为父亲的早死,导致成为了塞王中最好欺负的一个,被朱允拿来祭旗。

晋王被废,拉开了建文削藩的序幕。

第二个遭殃的,便是周王。

周王,其实是贤王。

他好学,能词赋,曾作《元宫词》百章;他曾经到过民间,了解百姓疾苦,于是利用自己藩王的权势,组织医生、画工编写《保生余录》和《袖珍方》;他还专门在王府里划出一块区域,用于种植研究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