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3章 与陈荣华务务虚

陈荣华在凤栖,显然深入观察与研究过这种“建筑队模式”,并将其成功引进到其他行业中,一口气在凤栖办起了酱菜厂、粮油加工厂、养殖场等数个企业。而除了粮油加工厂里的男工略多一点外,另两个企业都是女工居多。

八十年代初,生产的产品真的不愁销路,所办企业多是办一个成一个。但是,一进入九十年代,各地乡镇企业风起云涌,市场竞争瞬息激烈,这时就要求企业靠内功生存了。

在安岭的企业金点子里,凤栖办企业,一是产品质量,二是市场销售,三是经营队伍,四是品牌建设,抓住了这四点,企业就能生存。

有句话,安岭没说,那就是抓住这四点,就有可能挺过九十年代的企业倒闭潮,只要挺过2000年,企业就算基本活过来了。

陈荣华当然不明白安岭想得如此长远,但就是随便抓一抓,在当时也是顶级经验,譬如市场销售与经营队伍,前者谁做啊,企业就是老爷,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至于经营队伍,更不知为何物,我们的党政班子,难道不是经营队伍?你那个,不是扯蛋么!

总之,陈荣华靠着安岭这个智囊,在1983年安岭毕业前夕,一下子升到了县委书记的位置。这时,这个家伙才39岁。

当然,陈荣华也有另外一个优势,即文G前大学生这一优势。此时,重视知识重视人才不是吹的,而是真金白银。

不像后世,文凭催生了无数的D校研究生,把正牌大学生挤到连位置都没有。安岭有个同学去了一所中专,理所当然的本科元老,但到了九十年代,原来的中专、专科等,纷纷变成了本科,甚至还有研究生文凭,安岭的同学一下子就骄傲不起来了,尼玛,大家学历都一样甚至比你还高啊,你骄傲个啥呢?

只是,安岭自己也要问一句:学历一样,“学力”也一样么?

陈荣华此时念叨安岭,是想继续榨取安岭的价值。青山与西岭一样,也涉及到经济发展的诸多问题,年前,国家层面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不可避免地省、地都要纷纷召开,接着就是县了。

要发展经济,守着安岭这样的智囊不用,那就太白痴了。

也因为如此,陈荣华在春节值班期间,竟然直接让驾驶员驱车,在正月初一早晨就到了安岭的家。

尼玛,这个县委书记拜年,真心太早了一点。

好在民间习俗认为,初一有客上门,不算坏事;否则陈荣华还会惹来安家老人不高兴。

陈荣华到来,安家只得整酒相迎。

在喝酒前的喝茶环节,陈荣华说明了来意。

“陈书记,这不过是换个思路的问题罢了。你想中央是不是这样的呢?以前那一套,进了死胡同,不得不换一套做法嘛。”不由得感慨不已。

当然,安岭也不会就此对付了陈荣华,他还是给了一点真金白银,这其实要到1992年才会在政策或理论上明确的一个东西,“你制定一个政策、规定或措施,首先要考虑的应该是什么因素,领导因素?客观因素?也就是从什么出发的问题!

真理标准讲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很正确!但这个实际,却是人各不同,领导有领导眼中的实际,群众有群众眼中的实际,青山县的实际与天西省的实际各有不同,那又从哪家的实际出发?”

安岭这样讲,就深了。哪怕陈荣华是十几年前的大学生,而且干了半辈子的革命工作,却根本回答不了安岭的问题。不要说回答,甚至就是跟上安岭的思维都很困难。

“所以,我们判断一个政策好与坏的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当然,这个群众也是个复杂的问题,但一个政策或措施,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把脉提意见,却是必须的;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及领导包括群众代表座谈讨论提意见,也是必须的必要的。做到了这两步,我们的政策或措施,就有可能少犯一些错误。”

“或许,有人说这样做不是投降主义么,这是向群众投降啊!这种说法,是极端错误的,因为他把我们D同群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