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5章 试探(2)

这个话题聊得两人都无心继续看书,展鹏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皱皱眉,说道,“我出去抽烟,你去吗?”

“去啊。”杨毅咧了咧嘴,率先站起来。

临近中午,阳光越过对面的住宅楼,照在两个人的脸上。展鹏点着烟,眯起眼望向半空,一时间恍如隔世。

杨毅小心翼翼地打量着展鹏的侧影,内心忐忑不安,他深深地吸了口烟,仰起头吐着一串又一串烟圈,发现香烟也无法像往常一样平息他的烦躁。

展鹏的心理真是强大啊,杨毅暗自感叹。他忍了这么多天,第一次向展鹏提起王可也曾读《三体》,就是想看到展鹏最真实的反应,但刚刚在座位上,展鹏太平静了,平静得让他愈发感到一阵寒意。

杨毅第一次在咖啡馆见到展鹏,展鹏手里拿的就是那本书,杨毅以为两人志趣相投,曾因此对展鹏滋生了更多的亲近感。那个时候,他还没有把展鹏与家里那本倒扣在床上的书联系起来。

展鹏临时出现场那一天,杨毅在咖啡馆楼上楼下走了两遍,因为王可拍摄的背影照片和展鹏惯常坐的位置,第一次对展鹏产生了怀疑。当他坐在那个位子上惊疑不定时,那本倒扣着的书蓦然闯进他的脑海,令他心悸不已。

照片背影——餐桌位置——《三体》,三个毫无关联的物体,在杨毅的眼前飘来飘去,最后叠加在一起,深深地植入他的大脑深处。

三位一体,这个基督教教义中的概念,除了那个着名的学院,第一次在杨毅的意识世界中形成了具体的表象。

精通数理逻辑的杨毅当然明白,这个“三一”并非充分,只是出于他的直觉,甚至极有可能连直觉都谈不上,但从那天起,这个独特的“三一”,却执拗地占据了他的思维。

王可很少有时间读书,更不喜欢科幻小说,杨毅屡次嘲讽,他都不为所动。杨毅是《三体》迷,自己通读几遍不说,还曾多次向王可特别推荐,他尤其记得王可拒绝时鄙夷的表情。从看守所回到家,乍一看到床头倒扣着的读了一半的《三体》,杨毅心里曾充满感动,在他脑海里跳跃的,都是“睹物思人”、“爱屋及乌”之类的成语,但现在回想,没准儿就是他会错了意。

和王可一起生活了五年,事无巨细不敢说,但杨毅自忖已了解了王可的性格,那是一个易冲动冒险的人,如果他为了接近一个他喜欢的正在读《三体》的人,那本倒扣着的书就说得通了。

王可是为了另一个男人在读《三体》,想明白了其中的关节,杨毅苦涩无比。

但令杨毅更觉苦涩的是,另一个男人很可能就是展鹏,那个他崇敬而又亲近的兄长。

杨毅不敢相信,更不愿相信。

然而他还记得福尔摩斯曾说出的那句着名的话,那句话指导着他全部执业生涯。

“除去不可能的,剩下的即使再不可能,那也是真相。”

于是在唏嘘不已中,杨毅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试探,但是展鹏毫无破绽,近乎滴水不漏,这令杨毅困惑之余,也感到一丝庆幸。

他真的希望自己的分析判断从根儿上就是错的。

但离职聚会时在KtV的失声痛哭,又似乎出卖了展鹏,展鹏当然了解《在水一方》的特殊情境,搂着趴在自己肩膀上抽泣的展鹏,杨毅一方面痛骂自己残忍,一方面又觉得像是找到了展鹏的软肋。

在那之后,杨毅日益钻进了一个怪圈的循环:试探——反试探——刺激——寻找软肋。杨毅发现,十几年的刑警生涯,磨练了展鹏的心理和意志,或许只有不断地突破展鹏的底线,才能让他露出破绽。

杨毅觉得自己就是一把锋利的小刀,在无情地一刀一刀割破展鹏的心。他痛恨自己所做的一切,却根本无法收手,内心对展鹏充满负疚。

“假如你搞错了呢?”偶尔,这个问题会闯进杨毅的脑海,他不敢去想象答案,他的生活似乎只是依靠惯性在驱动。

上一次在咖啡馆,他把自己的分析向展鹏和盘托出,他记得,展鹏当晚就找了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