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60章 云岩福地

说起安期生(郑安期),就不得不说方仙道。

方仙道一名最早见于《史记.封禅书》: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都是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战国时,燕齐一带的方士将其神仙学说及方术与邹衍的阴阳五行说揉合起来形成了方仙道,主要流行于燕齐的上层社会,其法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企图长生求仙。其所谓“方”指不死的神方,所谓“仙”指长生不死的神仙。神仙思想,由来已有,春秋战国时逐渐形成了以追求神仙不死为目的的方士集团,他们以神仙方术活跃于社会上并渗透到贵族上层,以此作为谋生手段。

齐威、宣王时,邹衍之徒论说阴阳五行,为方士所吸收,成为学术上虽差,但在神仙术上颇有几下的神仙家,迎合统治者畏死的心理,大力宣传神仙长生。从战国中后期到汉武帝时,神仙家与帝王相与鼓动,掀起中国史上有名的入海求不死药的事件。齐威、宣王和燕昭王、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派方士到海上三神山寻求神仙及不死之药,其规模越来越大,但都毫无结果。故方仙道的兴盛期为战国后期到汉武帝时,其代表人物有宋毋忌、正伯侨、徐福、卢生、李少君、李少翁、栾大、公孙卿等。方仙道信仰的神仙长生说成为后世道教最基本的信仰,其神仙方术也为后世道教所继承发展。方仙道是道教的前身,后世神仙道教即由此发展而来。方仙道逐渐与黄老学结合向黄老道演变。

所以说是方仙道和黄老道是夏国道教前身都不为过。

李峰在参拜完庙里的神像后,目光如炬地审视着四周的环境,他的目光锐利,仿佛能洞察一切。他细心地寻找着可能存在的空间裂缝。然而,四周的空间没有任何异常,没有查探到一丝空间裂缝的痕迹。

他微微皱眉,心中有些不甘。但随即,他释然地笑了笑,知道有些事情并非强求就能得到。他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出了庙门。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给他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他站在庙门口,回头望了一眼身后的郑仙祠,只见那座古老的建筑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神秘而庄严。烟雾缭绕在祠庙的上空,仿佛是仙气环绕,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突然,李峰的步伐微微一顿,他的目光被前方一抹突兀的绿色吸引。在这片渐渐染上暮色的山林中,那抹绿色犹如翡翠般耀眼,与周围的枯黄植被形成鲜明对比。他好奇地走近,只见那是一株生长在岩石缝隙中的松树,它顽强地挺立着。

李峰仔细观察这棵松树。树干巍峨挺拔,仿佛岁月无法撼动其分毫。树干上布满了沧桑的皱纹,每一道纹路都记录着无数风雨的侵袭。树皮的颜色深灰,夹杂着岁月的斑点,显得古朴而沉稳。

它的枝叶繁茂,宛如一把巨大的绿色遮阳伞,在阳光下闪烁着生机勃勃的光泽。针叶细长而坚韧,翠绿中透着一种深邃的生命力,即使在严冬腊月,也不曾见其凋零。

老松树的根部深深扎入岩石的缝隙中,紧紧地抓住大地,仿佛在与大自然进行着无声的对话。它的生命力之强大,让人不禁感叹自然界的神奇与伟大。

在暮色中,老松树更显威严与庄重,仿佛是山林的守护者,默默地注视着世间的变迁。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一棵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代表着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李峰懵懂地伸出了右手轻轻摩挲着老松树的树表,手指指腹传来了粗糙的触感,像是抚摸到了岁月的痕迹。树皮的纹理深深浅浅,仿佛是大自然雕刻的地图,讲述着无数过往的故事。李峰能感受到老松树的生命力在指尖流淌,那种坚实与柔韧并存的感觉让他心中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敬意。他闭上眼睛,深呼吸着松树散发出的清新气息,似乎与这棵古老生命融为了一体。

“果然,我的感觉没有错,原来在这里!”睁开双眼的李峰不禁喜上眉梢,他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从指腹传来的感觉,他已经确定了空间裂缝的位置。他立刻按照烛九阴教授过的方法,调动身体的灵力慢慢地跟那条细不可察的空间裂缝“沟通”。

李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