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谋篇第十

【原文】为人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亦事之司南也。故同情而俱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其类一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斯盖其分也。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议,议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译文】凡是给人家谮事情,都有一定的途径,即一定要了解到他所依靠的东西,从而探求出他的实情,设立上智、中等、下愚三个标准来把人区分成三类。三个标准确定之后,便可根据各自的情况想出奇妙的谋略。奇妙的谋略顺从事理,畅行无阻,不会遇到什么阻碍,而这些谋略早在远古时就被古人所发现和采用了。所以郑国人进山采玉的时候,一定要驾上司南车,这是为了不迷失方向。那么衡量对方的才干、能力,揣摩他的内心所想,这也就是我们办事的指南车。凡是想法相同而又关系密切的人,是因为彼此都取得了成功;凡是情投意合而关系疏远的人,是因为他们当中只有一方取得了成功。凡是臭味相投而又紧密勾结的人,必然会两败俱伤;凡是同恶相济而又关系疏远的人,肯定会有一方受到伤害。所以说相互有得就亲近,相互损害就疏远,这是经常发生的事,这也是审察同异分界的一种根本办法。因此,墙从有裂缝处崩塌,树林从有节的地方折断,它们便是墙和树木的分界之处。变化是从事情中发生的,事态是因为谋略造成的,谋略是从计划考虑中产生的,计划考虑是从议论中产生的,议论是因为游说的需要产生的,游说是为了进取而产生的,进取是从退却中产生的,退却是因为有节制而产生的。因而要合用节制的办法来处理事情。可见世上各种事情都有其简单的道理,各种章法出自一个根本的法则。

【原文】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行也。

【译文】品德高贵的人轻视财物,因此不可以用利益去诱惑他,却可以叫他拿出财物去资助他人;勇敢的人不怕危难,因此不可以用忧患去威吓他,却可以叫他去镇守险要的地方;聪明的人通达事理,因此不可以用诡计欺骗他,却可向他讲明真理,使他建立功业。这三种人就是仁人、勇士、智者,我们称之为"三才"。愚蠢的人容易受蒙蔽,不成才的懦弱者容易被吓住,贪婪的人容易被诱惑。所以谋士在策划计谋时,可以根据不同的人予以裁夺。作为强者,都是从弱小发展起来的,富足有余是从不足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结果。

【原文】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译文】所以,如果对方表面上与我们很亲密,而实际上在内心与我们保持着一定距离,就要通过游说改变他内心的想法,使之与我们心心相印;如果对方与我们同心而表面上关系冷漠,就要通过游说来使他做到表里一致。要抓住对方心存的疑虑千方百计消除它,顺着对方的见解而表示赞同,依照对方的说法来取得信任,利用对方的形势来成就功业,根据对方的好恶权衡利弊,针对对方的忧患来为之排忧解难。如果运用以上办法仍没能控制对方,可以用"揣摩"的手法去吓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