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21章

不出预料。

杨瑾什么都没干,一帮人围着他,在人家王通本就不大的院子里玩闹。

王通家里的前堂,因为授学的缘故,被特意改造过,除了几根柱子之外,里面但凡能坐人的地方,都坐了人。

裴淑英也没有管儿子,而是与王通的夫人闲聊。

她们俩能聊一块去吗?

当然能,因为王通的夫人,与裴淑英同庚,王通本身,也不过才二十六岁,而且王通的生母,出自河东裴。

二十六岁,已经是河东第一儒士,这都要归功于他爹王隆,王隆在开皇年间,做过国子监博士,后来去地方当了县令,没过几年就死了。

做为长子的王通,完全继承了父亲的学说,也继承了他父亲的门生,年纪轻轻已经名气大噪,有青出于蓝之势。

所以说,一个人一生的成就,是有限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爷爷爸爸,是否给你打好了基础,如果你自己不行,千万不要指望子女有多大出息,因为他们的上限,是你决定的。

王通这个人是想做官的,可惜不被重用,这就叫做时运不济,因为他的学术主张是王道,但是大隋眼下处在一个霸道转王道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下子就能走完的。

再过两三代,这个人的学说必然会被发扬光大,他的门生也会因此受益。

杨铭来了之后,王通赶忙带着几十名弟子往前院拜见。

“你们继续,我只是来看看杨瑾,不要因我打扰而中断授业,”杨铭微笑摆了摆手。

王通哪肯放过这个机会,赶忙道:“殿下若是不嫌弃,可于前堂旁听。”

怎么?想给我洗脑?你的那一套或许我儿子孙子用得上,但我真的用不着。

不过杨铭没有拒绝,而是被引入大堂,坐在王通身侧位置。

王通的弟子当中,老头子都有,而且还不少。

这就是儒家那套: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大概意思是,只要你懂的比我多,你就能当我老师,年龄不是问题。

王通坐下之后,桌子上空空如也,也没有什么稿子,环顾众弟子后,继续道:

“天下之治,圣人斯在上矣,天下之乱,圣人斯在下矣,周亡,因圣人非君,实藏于乡野之中的高祖皇帝,隋兴,皆因圣人在朝,由此可见,天下得治,在圣人而非君王。”

杨铭没来之前,他可不是在讲这个,杨铭来了,他故意往他那套王道学说上扯,就是说给杨铭听的。

王通是在拍杨坚的马屁,这种话可不敢让杨广听到,薛道衡就是例子,他就是因为太能夸杨坚,才被杨广看不顺眼。

接着,王通继续道:

“圣人也,才德全尽,知行完备,乃至善之人,而迁、固之下,述作何其驳杂,帝王之道因而不明,侍帝王者,为臣,子曰: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德,故上下能相亲也,因此,君主也需明臣辅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方可为圣人也……”

他这番话,杨铭也听明白了,大概就说皇帝要采纳大臣的建议,好的听,不好的不要听,搞清楚帝王应该做什么,就可以被称为圣人。

他这套杨广能接受才真是见了鬼了。

至于杨铭,就不用他说教了,他早就明白这个道理,在杨铭这里,任何学术主张,不过工具罢了。

“先生大才,杨铭受教了,”杨铭笑道,他已经懒得再听了,话语明显很敷衍。

突然,一个比王通年纪还大的年轻人起身道:

“受教在心,不在口,希望秦王是真的听进去了。”

好家伙,刺头啊?

大隋对于读书人,还是宽宏的,因为对学术管控太严,社会就不能进步,换成官员,可不敢这么阴阳怪气的跟杨铭说话。

而杨铭也不会跟读书人计较,闻言笑道:

“刚才先生言,迁(司马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