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 43 章

心里觉得奇怪的许淙心事重重, 连在私塾背书的时候都有些心不在焉。

好在《千字文》是他早就背得滚瓜烂熟的,所以虽然有些走神,但也背得一点磕碰都没有。背完之后, 赵秀才满意地让他坐下, 然后让下一个人背。

赵家私塾的教学方式, 和许家村村塾有所不同。

可能是因为每年都会有新人入学,所以为了照顾他们,开学的第一、二个月, 赵秀才都只教导《千字文》、《三字经》等开蒙书籍。

一是教认字、二是教书写、三是查背诵。

不过并不是背出来了就完事, 赵秀才平时讲课的时候, 也会讲解词句的意思, 以及里面包含的一些典故等等。

然后时不时地会点一两个人起来, 让他翻译。

当然了,这些只是课堂内容的一部分,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教完统一课程之后, 赵秀才会针对课堂上那些进度超前的学生, 单独为他们讲解别的内容。

比如许淙,因为已经在家里学过了, 所以在其他新入学的人还在努力识字的时候, 他已经听赵秀才讲《论语》了。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

这是许淙第四次学《论语》。

第一次是在许家村村塾, 许夫子讲的。

第二次是在来勉县的途中, 借住在云家听云知府讲的。

第三次是在家里, 去年冬天的时候,许明成也把《论语》给他仔细讲过一遍。

赵秀才这次,是第四次。

四次的《论语》听完,许淙对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怎么说呢,只能说名次是不会骗人的。

许夫子的讲述,那是完全的按部就班。等于是书上说什么,他就讲什么,书上没说的内容他就不讲,完全不会灵活变通。更别说联系上下文,再引申出别的课外知识了。

赵秀才呢,比他更进一步,会讲书本上没有的课外知识了,还说了好几个和书中内容有关的典故。

但这些典故吧,他之前都听过了,还是更详细版本的。

至于许明成和云知府……

唔,各有千秋吧。

云知府知道更多的课外知识,阅读量广,而他爹则更会串连知识,联系上下文融会贯通,所以各有各的优点。

如果问许淙更喜欢哪位老师教,他想要云知府+许明成的双重叠加版本,这样他既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又能对书本内容理解得更深刻。

可惜这个愿望不能实现。

不过许淙也并不遗憾,在课堂上认真听赵秀才的讲解,偶尔走一走神。走神这事还真不能怪他,主要是赵秀才讲的东西他都已经听过更好的了,有时候赵秀才说一,许淙的脑海不免就出现了二和三。

好在他即使走神也坐得端端正正的,赵秀才没发现。

不过许淙的同桌赵诚就没有这个本事了,赵诚也属于进度快的这一波,身为赵秀才亲孙子的他估计是早就听过好几遍了,所以上课的时间就有些心不在焉。

可那副不认真的模样,哪里能瞒得过教了很多年书的赵秀才啊,没多久就被打了。

打完之后他还不在意,结果无意间碰到了受伤的手,顿时惊呼,“嘶,好疼!”

许淙好笑,“让你不认真,该!”

王瑜也附和,“就是就是。”

赵诚扁嘴,“《论语》我去年就学过了,前年也学过,祖父今天讲的东西,我早就明白了,我想学别的!”

许淙也想学别的,和王瑜这个进度慢的人不一样。也和赵诚这个虽然学过,但年年都听同样内容的不一样,《论语》他早就学过了。

虽然每次学的时候,讲课的人都是不一样的。

好在除了赵秀才之外,他还有许明成这半个夫子。

这天回去的时候,他就问驾车的许桥,“桥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