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十三章 米夏埃尔计划

<blockquote>

不应该僵硬地执行预先制订的计划。

——德国步兵手册

</blockquote>

3月21日,星期二,早晨,大雾弥漫,鲁登道夫的大铁锤向英军阵地砸了下去,那铁锤落在哪里,哪里就被砸得粉碎。这是一个折磨人的时刻,欧洲的命运千钧悬于一发,形势紧张得令人感到窒息。

德军打击的规模大得惊人。德军进行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建立巨大的弹药库,集结69个师的兵力,在阿拉斯北面至圣康坦南面之间安置6400门大炮,但如此大规模的准备并没有影响德军保守秘密。黑格和贝当在3月初时就知道德军将发动进攻,因为德国的大规模部队调动无法掩盖,而这些调动肯定都有特殊目的。但是,由于鲁登道夫在整个冬天里都没有确定下来在何处发动进攻,所以他要求德军部队准备在任何地段发动进攻,所有德军战线上所有地段都有部队调动,谁也不可能知道这些部队调动中的哪一次是真的。大炮在3月11日之后才被安置到位。进攻部队在发动进攻前5天才进入阵地,而且都是夜间行军。3月初,鲁登道夫把指挥部移到比利时东南的斯帕(Spa)。3月19日,他再次移动指挥部到法国的阿韦纳(Avesnes)。

在去年11月,鲁登道夫在西线有150个师的兵力。到3月中旬的时候,有190个师的兵力,总共300万人,有许多部队正在向西线集结。经历了几年的战争残杀,德军仍然有不少精华,鲁登道夫将这些精华收集起来,投入这次作战。他在冬天对军队进行了培训。他努力的结果就是3月21日黎明前浓雾中的情景:44个突击师的年轻士兵处于最佳作战状态,手中握着德国工业制造出的最佳便携武器。许多士兵都是东线的老兵,有打运动战的经验,而且习惯于打胜仗。他们的信心充足。战前,士兵们被告知这是一场结束战争的战役,他们渴望梦想成真。

许多进攻的德国士兵不用步枪,把步枪斜挂在背后。他们根据新的作战指令分成小组,向前冲锋。他们需要尽量利用可能找到的掩护物,夺路追赶保护他们前进的“徐进弹幕炮击”的步伐。遇见敌人时,可以用力投掷手榴弹,也可以卧倒用随身携带的轻型机关枪射击,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快恢复冲锋。他们用带颜色的照明弹表示成功或受阻,也可要求炮火支持或停止炮火。他们不必关注侧翼是否暴露在外,也不必关注身后是否有敌人。前进的步伐由前进最快的人确定,不再需要维持一条连续的战线。当他们前进已经远到离开了炮火保护后,军官或军士自行决定下一步应该如何做。获取胜利依赖士兵们表现出主动、大胆、灵活,需要有能力适应战场的实际情况。这次战斗的主要原则是将过去的旧战场原则弃之不用。“第一天的任务是必须摧毁敌人的炮火,”德军新颁布的小册子说,“第二天的任务取决于前线的实际战果;不应该僵硬地执行预先制订的计划……后备部队应该用于进攻有进展的地方,而不是出现僵持的地方。”

冲锋部队之后跟着“战斗部队”,这些部队带着较重型的机关枪、火焰喷射器、野战炮、工程机械。战斗部队有两个任务:消灭冲锋部队留下来的据点;迅速拼凑其防线防止敌人的反扑。他们之后是第三梯队部队,驻扎在兴登堡防线上,如果前方发生灾难变故,战斗部队可以撤退到这道防线上。再往后是后备部队,他们要时刻准备去有需要的地方。

战局异常紧张,如果德军的冲锋部队无法在突破敌人的防线之后仍然保持战斗力,德军所有的计划都将落空,那将会产生另一个类似于凡尔登、索姆河、帕斯尚尔的僵局。为了保证冲锋部队能成功,德国人有一个新武器要展示给英国人看。这个新武器其实是一个人:格奥尔格·布鲁赫米勒(Georg Bruchmuller),在大炮主宰战争的时代里,他是真正的天才,此时已经到退休年纪(大战期间一直都没有被提升),霍夫曼因他在东线取得的惊人战绩而给了他一个绰号“突破米勒”。弹幕炮击,英军和德军都曾大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