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五章 再战伊普尔

<blockquote>

在德国占领的法国和比利时大约19500平方英里(约50505平方公里)的土地之中,我们已经收复了8平方英里(约20平方公里)。

——温斯顿·丘吉尔

</blockquote>

3月走,4月来,协约国的领袖们有理由对东线的进展感到满意。虽然深陷寒冬和物资短缺之中,俄国人在加利西亚和喀尔巴阡山脉对奥匈帝国的攻势却进展不错,其中包括对普热梅希尔的围攻(鲁登道夫曾用羡慕的语言描绘俄国士兵手中只拿着刺刀向高地猛冲,展示出崇高的“蔑视死亡”之精神境界)。俄国第八集团军的指挥官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既有军事才能,又野心勃勃,在占领了喀尔巴阡山脉顶峰后,又开始向多瑙河谷进发。在俄国人控制下,加利西亚局势稳定,俄国沙皇本人也视察了刚被征服的城市伦贝格(Lemberg,即乌克兰的利沃夫),他进入过去只有奥匈皇帝弗朗茨·约瑟夫才有权使用的套间睡觉。俄军在春季或初夏翻越喀尔巴阡山脉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势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奥地利人自知难以阻止俄国人,所以感到非常害怕。俄国人则对未来充满信心,认为没有必要牺牲一份丰厚的战利品去吸引意大利参战。此外,俄国人在高加索地区与土耳其人的战斗也相当成功,给人一种感觉达达尼尔海峡战役似乎不再有必要,如果不让俄国人涉足君士坦丁堡,他们甚至不愿参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另一方面,康拉德意识到自己的军队正处于崩溃的边缘,渴望再次获得德国的帮助。法金汉有些犹豫,无法答应,局势越来越折磨他的心智。他之所以犹豫不决,是因为英国和法国继续在西线发动攻击,而他认为西线才是决定胜负之地。此外,意大利也让他感到局势复杂。截至1914年8月,意大利还算是德国、奥匈、意大利三国同盟的成员,但是,意大利正把自己放在拍卖台上,等待出价最高的人。

在1914年7月的危机中,德国和奥匈帝国虽然与意大利有形式上的同盟关系,但并不给予信任,所以意大利实际上被排除在外。意大利的外交部长安东尼奥·狄·圣朱利亚诺(Antonio di San Giuliano)并不介意这一点,因为他根本就不想牵涉其中。他认为奥地利对塞尔维亚的行为是攻击性的,具有挑衅的味道。他还指责德国和奥地利不与意大利协商而违背同盟条款。他认为,由于德国和奥地利行为不轨,所以意大利没有义务参战。

10月,圣朱利亚诺逝世,意大利总理安东尼奥·萨兰德拉(Antonio Salandra)兼任外交部长,他后来成为一名法西斯分子。他认为意大利的中立是可以谋取报偿的东西,应该把中立当作一件可出售的财产,谁给的价高就卖给谁。他抬价有术,宣称意大利有100万立刻能上战场的军队,这引来激烈的竞价买卖。协约国和同盟国觉得意大利挑选的那一方很有可能赢得大战的胜利。从这个春天的情况看,协约国大有取胜的希望,如果再能增加100万反对同盟国的兵力,同盟国肯定垮台。

英国给意大利的条件十分宽厚,因为英国没有割让领土的必要。法国也处于类似于英国的有利地位上。所有承诺能给予意大利的领土(海港城市的里雅斯特、阿尔卑斯山南面的大片土地、爱琴海上的岛屿、巴尔干的部分土地、某些亚洲土地、某些非洲土地)都可以在战争结束后从奥匈帝国的领土或者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切割下来。俄国人态度不积极。由于有自信心能打败奥地利,俄国人不愿承诺给予意大利任何本该属于自己的战利品,俄国人希望战后主宰巴尔干地区及其东面的广大地区。为了赢得俄国人支持,爱德华·格雷承诺把君士坦丁堡和一些奥斯曼帝国土地分给俄国,这一承诺实际上违反了英国一贯的中东政策。

同盟国的讨价还价能力非常有限:意大利想要的土地,都是维也纳已经占据的或垂涎的。德国仅希望意大利保持中立。虽然德国的目标不高,但宁愿付出大价钱。首相贝特曼–霍尔威格甚至建议把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