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车还是那套车

山下拿到的,就是寺内预先做好的方案。让山下为难的是,这一方案执行起来有很大困难,因为里面只有大致目标,并没有精细的可操作计划。

吕宋岛到底应该怎么进行防守?还有,第14军全部分散在各个岛屿,指挥官之间如何进行协调?对这些关键问题,寺内提供的方案全未涉及。

按照规定,第14军可以提出进一步的作战计划,但必须经过南方军总司令部的批准,也就是说,第14军并不能够完全独立自主。

山下的那些年轻幕僚都对此表示不满:“照这样的话,不是一动也不能动了吗?”

山下虽然也是满腹牢骚,但他已顾不得与寺内计较短长,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遍访所属各部队,掌握切实情况后,赶紧制订出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

问题是,第14军各部大多分散驻扎于遥远岛屿,山下如果当天去的话,当天难以返回,而军司令部又一天都少不了他——年轻幕僚到任的时间比他都晚,根本不熟悉情况,参谋长武藤章中将又尚未到任,山下要是一走,第14军的指挥系统极可能面临停摆的危险,万一美军突然攻过来怎么办?

山下只好坐在军司令部里,眼巴巴地苦等武藤参谋长的到来。

武藤没来,哈尔西来了。

随着战线的不断推进,哈尔西原来的南太平洋战区距离第一线战场越来越远,虽说山不转水转,可那些大小战役再怎么转都转不到他那里。第三舰队也逐步降为守备部队,所属的大部分海军和陆战队调拨给了尼米兹,陆军部队和一些军舰则移交给了麦克阿瑟。

让哈尔西这样能征善战的悍将无事可做,显然是一种极大的人才浪费,而且哈尔西本身也不是一个能在办公室里坐得住的人。尼米兹的办法是将太平洋舰队分成两套班子:当太平洋舰队由斯普鲁恩斯指挥时,称为第五舰队,而在哈尔西统帅时称为第三舰队,第58特混舰队的番号也随之更改为第38特混舰队。两套班子实行轮换,即一套班子在前线指挥打仗,另一套班子便在后方策划酝酿下一次作战,两套班子交替进行。尼米兹形容为:“车还是那套车,不过换了一个赶车的人而已。”

哈尔西先被尼米兹派去给麦克阿瑟赶车,替换下来的斯普鲁恩斯为之后攻占硫黄岛和冲绳岛做准备。这种战争史上独一无二的双梯次进攻模式,不仅能充分使用指挥人才,把一个舰队当成两个舰队来用,客观上也迷惑了对手。日本人一直以为太平洋上存在两个美军舰队,一个叫第三舰队,一个叫第五舰队,他们一个劲儿地惊叹,老美的舰队怎么会有这么多?

自1944年10月10日起,哈尔西率领第38特混舰队长驱直入,使用舰载机奔袭的方式,对马尼拉、吕宋、冲绳、中国台湾的日军航空基地发动了一连串进攻。

舰队远程攻击,这在太平洋战争的初期是相当危险的,现在却用不着太过担心,因为那些起飞迎战的日军飞行员大多是刚刚接受训练的菜鸟,战斗经验可谓一片空白,实战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只是在电影上看过。

这些电影皆为二战时期日本最大的电影制片厂——东宝映画公司制作,整个过程是先挖一座湖,然后在湖上摆一些近两米长的美舰模型。摄影师站在塔架上,用摄影机从各个角度拍摄这些模型,模拟各种速度。影片拍摄完成后,即专供飞行员观看,以代替作战训练。

电影跟现实的差距岂止千里万里,这个道理谁都懂,可不是能省油嘛,就只能这么干了。

当时福留繁中将指挥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队正驻守台湾岛,他们进行训练就是看电影。当美军舰载机对台湾岛的机场发动突袭时,福留繁把他的230架战斗机全部派到空中迎战,自己则站在战斗指挥所里观战。

福留繁眼看着日机大批地朝美机扑去,片刻工夫,就见飞机一架接着一架起火,往地面栽去,空中弥漫着爆炸的闪光以及一条条弧形的浓烟。起初他以为掉下去的是美机,禁不住拍手称快:“打得好!打得好!一次大胜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