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十一章 反其道而行之

华西列夫斯基和朱可夫同属于苏联最具有代表性的新一代将领。在苏德战争中,华西列夫斯基曾策划并指挥了许多漂亮仗,不过在那个阶段以及之前的诺蒙坎战役中,还是要数朱可夫更为耀眼一些,后者属于舞台上的中心人物。

到了远东战役,聚光灯也该打到华西列夫斯基身上了。这位优秀的幕僚长除了对作战计划进行精心谋划外,还决定在远东打一场闪电战。

日军所受的主要是攻击训练,日军条令中明确规定,进攻是战斗行动的基本类型。不过当他们被迫进入防御时,士兵顽强坚定的作战意志和不一般的单兵作战能力却在战争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到太平洋战争后期,美军在争夺关岛、冲绳岛等岛屿的过程中可谓伤透了脑筋。现在苏军也面临着同样的局面,你就算它关东军只有八个半师团的实际战斗力,但若能依托坚固工事死守,整件事也会变得相当麻烦。

华西列夫斯基采用闪电战的打法,就是要利用其奇袭和快袭的特点,在短时间内迅速打破敌方的持久防御,以避免与关东军陷入长久的对峙和消耗。

<h4>保密</h4>

闪电战的鼻祖是德国,但其实在以往的战史中,日本发动突袭的例子也并不鲜见。当年日俄战争中对俄国开战是这样,后来偷袭珍珠港更是如此。

不管德国还是日本,实施行动前都在政治和外交上打过烟幕弹。苏联同样具备这些条件,比如一直以来,苏联表面上都对美日太平洋战争持中立态度,又比如,斯大林还没有在《波茨坦宣言》上签字。

当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包得住——你总不可能让西伯利亚铁路停下来,而苏联远东军实力飞速增长的数据也无法完全遮掩。日本人既不聋也不瞎,肯定能从中得出日苏战争不可避免这一结论。由此看来,苏军要达成闪电战的突然性似乎非常困难。

华西列夫斯基坚持要打闪电战,依据的还是苏德战争的例子:当时苏联也不是没有预料到会与德国人打起来,而且还做了战争准备,可是当德军发动闪电战时,苏军仍然感到措手不及。

玄机其实就在具体进攻时间的无法确定上。你一定要让对方相信,进攻他的时间是将来而不是现在,现在太平无事……

在开战前的那段日子里,苏联远东军照常在日军能观察到的地方割晒干草,军官照常疗养、休假,甚至于边境地带的居民也没有被内迁,总之关东军眼前所呈现出完全是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

华西列夫斯基还煞有介事地制订了一份7、8、9月的军事训练计划,然后让人广为散发,有意泄露给日军谍报人员。

在欺骗对方的同时,对自身的准备过程也进行了严格保密。华西列夫斯基专门制定了部队变更部署的特别规定,要求所属部队的指挥官对任何人都不得泄露军事行动的开始时间。

运到远东进行储备的军需物资,是日本参谋本部推断战争何时开始的一个重要依据。应苏联的要求,美国为苏联远东军提供了一定数量的燃料、粮食和汽车,它们直接从苏联在太平洋的港口运抵远东。这部分物资大大缩小了从苏联中心地区运输物资的时间和数量,当然也很容易让日本人判断不准远东储备品的实数。

华西列夫斯基很清楚这一点,他特地采用了非寻常的办法来集中和储备物资,从而使得日方只能把所有的决策依据都集中在西伯利亚交通干线。

西伯利亚毕竟只有一条铁路,就算是昼夜不停,其向远东提供物资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参谋本部算来算去,所有军需物资要储备就绪也得是秋天的事了,无怪乎他们会把战争开始的时间判断为秋天。

指挥人员及作战计划同样是保密的关键步骤。包括华西列夫斯基在内,参加指挥远东战役的几位苏军元帅全都奉令取下了元帅肩章。华西列夫斯基摇身一变,成了“瓦西里耶夫上将”,他的委任文书上写的也不是“远东苏军总司令”,而是“副国防人民委员”。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