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46章 塑魂

二月五日,也就是宋军原定的出兵反击金军之日的前一天,汴京城里爆发了堪称是北宋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民众请愿运动。参加请愿的各界军民高达数十万人,其声势之浩大汹涌,几欲掀翻皇宫。

史载,这场大规模的请愿运动乃民众的自发行为,其导火索是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们的伏阙上书。这大致是不错的。但是一个运动能够形成如此轰轰烈烈的势态,纯属自发不太可能。表面上的民众自发参与,必定有其幕后的策动者。这场“二五请愿”运动的幕后人物,就是那个颇具神秘色彩的民间义士索天雄。

索天雄是平民百姓中知道李纲被罢职最早的一个人。消息是甘云传给他的。

李纲的继任者蔡懋带着自己的亲兵队趾高气扬地接管了亲征行营司后,即将李纲的亲兵统统调充杂役。甘云气愤不过,意欲解甲归田。李纲规劝他,目前国家极缺人才,以他甘云的武艺和胆略,留在禁军里,早晚会有大显身手之机。大丈夫能屈能伸,切不可意气用事。听了李纲的劝告,甘云总算是没有负气一走了之。

李纲被带往浴室院后,甘云对朝廷的是非不分黑白不辨越想越感不平,思量着不能就这么束手无策忍气吞声,必须要为李大人做点什么。可是应当做什么,又应当如何做?他一时却无主意,便想找个人商议一下。

禁军中靠得住的弟兄,甘云倒是有几个,但他们皆是血性壮士,有需要两肋插刀动武玩命的事,找他们来帮忙绝对没问题,而要在扶助李纲这样的大事上动脑筋,他们的见识还不如甘云。于是甘云只好放开思路,往禁军弟兄以外的人选上去想。这一想,便想到了索天雄。

甘云与索天雄并无交往,只是跟随着李纲与其有过几次短暂的接触。但就凭这几次短暂的接触,便给了他一个很明显的直觉:这个索天雄非但古道热肠侠肝义胆,而且胸有韬略处事稳健,俨然具有成大事者的气象,是条值得信赖的好汉。所以尽管索天雄只是个无官无职的平民百姓,但甘云在内心里对他的敬重程度,却与对待李纲相差无几。

索天雄果然不负其望。

听了甘云通报的消息,他虽然亦深感震惊愤慨,却表现得十分冷静,思路也非常清晰。他稍作沉吟后,沉缓地对甘云说:“根据你说的这个情况,那个蔡懋十有八九会下令宋军放弃备战,停止抵抗,各厢区的厢兵义勇也很可能会被勒令解散,总之他们会千方百计地示好金人。而这样做无异于开门揖盗投身饲虎,其想法极其愚蠢,后果极为凶险。李纲大人能否从速复职,关乎京城存亡,干系非常重大,我等绝不可袖手旁观。计将安出,容我再思。你且少安毋躁,回去候我回音。”

甘云知道,让索天雄立时就拿出一个能够扭转乾坤的锦囊妙计来也不现实。但听了索天雄那坚定果决的话语,却使他找到了主心骨。他相信自己没有找错人,索天雄对此事肯定不会一筹莫展无所作为。

事实果然如此,就在与甘云谈话的同时,索天雄已有主意在头脑里迅速萌生,否则他的话也不会说得那么有底气。只是事情尚需熟虑,未便率尔出口。

罢免李纲的人是皇上,欲迫使皇上收回成命,所面临的挑战对象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皇权如山,坚不可摧,不过也不是绝对无法撼动。而普天之下,真正可以撼动皇权的,唯有一个“众”字。对于这个朴素的道理,索天雄早有领悟。“众”是由一个一个的个体组成的,而单独的个体数量再多,如果不能凝聚起来形成一股统一的力量,亦不足以为“众”。因此,能否将一盘散沙似的无数个个体凝聚成一股力可拔山的洪流,是草民能否与皇权相抗衡的关键。

那么,现在有没有条件发动全城民众同心同德地发出共同的吼声呢?索天雄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其根据,就是他了解得非常透彻的京城百姓的人心向背。

不过索天雄同时也深知,多数百姓都有怕事心理,都不愿做出头的椽子,所以要做这件事,必须先进行串联鼓动,必须先造成广泛而强烈的舆论声势。而一旦这个声势形成,他料定,就必然会有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