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三三〇章 铁面人 亲疏有别

崇祯十四年的十月间,在山东总兵李孟的幕府之中出现了一位带着铁面具的谋士,镇东将军对这位铁面人的称呼是公孙先生。

李孟的文武班子里面,对这位谋士的身份都颇为好奇,有些人去周扬和宁乾贵那边打听,也有人去套王海和汤二的话,都没得到什么结果,看他们的模样,好像他们也不知道这谋士到底是谁。

山东李镇东,外面的人或许不知道他是何等人物,但山东文武心中,李孟就是这天下间最顶尖的人物。

在李总兵的身边,所有的人也就是能做他的下属,没有人又和他平起平坐的资格,而这位“公孙先生”在总兵衙门之中,举止做派,以及李孟的对待,隐隐都有些平等的味道。

当然,这种平等的味道,也只是相对于胶州营系统的其他人而言,但这已经是石破天惊了。

以李孟的权威,自然无人敢对他的决定做出什么质疑,但大家疑问的是,到底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才能和李大帅平起平坐,遍数天下间那些人杰俊彦,那有什么人复姓公孙。

这公孙先生平日里和大帅差不多同步的行动,不管李孟出现在军议,或者是民政的场合,这带着铁面具的公孙先生都是一同前往。

这下子,下面众人对这公孙先生的文武身份都搞不清了,天下间能文能武的大材实在是少,有数的几个好像都是在朝廷之中效力,而且还没有低于二品以下的,这些人就更不能出现在胶州营这里了。

大家好奇是好奇,不过胶州营上下做事很知晓公私之分,好奇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做事,而且这公孙先生在军民两处的衙门之中,从来不说一句话,仅仅是在倾听,这对胶州营的结构以及权力的分配并没有什么影响。

渐渐的,大家对这位公孙先生的态度,也就仅仅是好奇了。

不过,有几个猜测还是颇为的有趣,比如说公孙先生身材高大,面具下面露出的双眼炯炯有神,走路时都是落后李孟半步,或许这是军队那边给李大帅请来的护卫,这模样怎么说也是武艺高强的角色。

十月下旬的时候,山东的盐政有个小小的变化,按照朝廷的盐政划分,一般是一省或者几省为一区,这一个大区的官盐价格都是相同的。当然了,在山东地面上,这个规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人去遵守。

眼下山东的盐政情况是私盐为官盐,每年山东境内各处的盐价是在济南和胶州两地公布出来的,然后由武装盐丁押送到各地,由各地承办私盐的商人们贩卖,盐价允许有浮动,但因为出盐量一直是很大,所以价格也高不上去,百姓们并不觉得这是负担。

山东原本有大小百余个巡检司,专门在各处查缉私盐,自从李孟崛起后,现在只有一家巡检司——盐政分守胶州巡检。

这个巡检司是武装盐丁队的统属机构,所以介绍李孟的官职的时候,如果真是纯粹官方的文件,就变得颇为可笑,“镇东将军、左都督、山东总兵官李孟,兼胶州巡检司巡检”前面都是一二品的大员,后面一个不入流的贱官,实在是让人捧腹。

但这个职位,是李孟对山东盐政统属的官方承认,不能轻易的放弃,李孟也就是因为这个职位,合理合法的管辖山东公私盐务。

其实这山东盐务最可笑的不是挂在总兵大人官衔后面的名称,而是在济宁州的盐政司盐运使的常例收入。

盐运使是三品或者从三品的官员,那是一等一的肥缺,可这山东的盐运使过得极为憋气,全山东的盐业利润和他一点关系也无,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油水,每年也还是有些外水入账,这外财是如何入手呢。

宁乾贵在盐业系统多年,知道这大家发财的道道,盐运使毕竟是三品大员,也不好逼得太急了,所以每年都给这盐运使批下若干石盐的份额,准许盐运使拿着这若干石去兖州府贩卖,赚来的钱归他自己。

盐运使要卖多少盐,居然是要下面的巡检司批出份额,也算是大明历朝仅见的奇观了。

人如果几天没有吃盐,就要浑身酸软无力,并且会患上各种的病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