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
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托马斯·莫尔传 关于城市,特别是亚马乌罗提城

提及这个国家的城市,我相信,只要地理条件允许,这些城市如出一辙。所以我们只需要研究一个城市,其他的也就迎刃而解了,但描写其他城市还不如说说首府亚马乌罗提城,没有城市比它更具有代表性了。因为它是元老院的所在地,而且我对其非常熟悉,曾在此旅居过五年。亚马乌罗提城建在一个有一定斜度的山坡上,整体看上去呈方形。山的宽度不大,逶迤而下,大约也就两英里,直达阿尼德罗河,它的沿河部分比其他城市略微长一些。

阿尼德罗河的发源地距离此城市八十英里,是由几个支流汇集在一起,其中有两条水势最强。河流穿过城市,其宽一度达到半英里,流经足有六十英里之后,汇入大海。靠近大海的这一段河水,甚至延伸到上游,每隔六小时都会随大海涨落一次,波涛汹涌。潮起时,在海水的作用下,河水被生生地压退,一度能达到三十英里。这三十英里的河水都充斥着海水的味道,咸咸的,然后逐渐地变淡。因此海水的涨落对靠近城区的河道不会产生任何污染。退潮后,河水依旧清冽冽的,直到河口附近都这样。

城中的桥将河的两岸连接起来,桥墩不是用木头做的,而是采用石拱。桥建在离海较远的地方,这主要是为了方便船只在城中来往,不受阻碍。这里还有另一条河流,水流缓慢,简直如一面平镜镶嵌在陆地上。它的发源地在城市所在的山上,穿过整个城市的中部,最后汇入阿尼德罗河。这条河的发源地在城郊,由此,人们便靠近水源修筑防御工事,毗邻城市。这样一来,一旦有敌人来犯,就很难截断水源,甚至在水里下毒。居民用陶制的瓦管将水从源头引向城市的低处,而不便于安装水管的地方则建有雨水池,容积巨大,居民的用水自然没有什么问题。城的四周有城墙环绕,又高又厚。上面有许多的瞭望楼和炮眼。城的三面是碉堡,其下有干壕,满是荆棘,另一面修有护城河。

城里交通便利,没有风沙的侵袭,这得益于城市建造者合理的设计布局。其建筑很是美丽,总是按着长条状整齐地分布在街道两旁,建筑的风格不尽相同。建筑的正面都是隔开的,有宽二十尺左右的大马路。整个建筑的后面都是宽敞的花园。其位置正好处在建筑的中央。每家都有前门与后门,前门通往街道,打开后门直接通往花园。门是采用折叠式的,可以随意地开关,任何人都畅通无阻。在乌托邦,私有制的影子已经不复存在。每过十年他们都会调换一次住房,调换采用抽签的方式决定,谁也不会有异议。

他们无比热爱花园,在院子里亲手种植葡萄、果子以及其他花花草草。他们的栽培方法特别精致,这是我在其他地方所未曾见识过的。他们在花园的建设上可没少动脑子,不仅是因为消遣的需要,也为了和其他街道在花园的美化上竞赛。总之,城市的建造者可没在花园的建设上少花心思。

根据当地人的说法,乌托普国王很早就草拟了城市的建设蓝图。具体的装饰修筑,个人能力是有限的,于是他也留给了后人更多发挥空间。这座城有一千七百六十年的历史了,当然这是从乌托普国王征服并给它命名开始算起的,其史料内容丰富翔实,可见史官做事真是一丝不苟。从史书上我们得知,最初的房子都不高,看起来和茅草屋没什么两样,建造的木料弯弯曲曲,墙还是用泥巴加了石灰堆砌而成,有屋脊的房子是用茅草做的脊,简直可以算得上寒酸。现在的房子给人的感觉却是眼前一亮,外形大方美丽,无比优雅,都是三层的小楼,墙是用上好的石料砌成,有的还涂有石灰,也有的是用砖、沙砾填充的。采用平顶的房屋,外表涂了防火用的石灰,不仅经济实惠而且经得起风吹雨打。铅制的板子恐怕是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的。他们的窗子是用玻璃做的,很常用,偶尔也采用涂了一层清油或琥珀汁的麻布。当然,透光的效果是很理想的了,至于空气流动嘛,稍微差了一些。